中国青年网北京10月1日电(记者 牟昊琨 杨月 实习生 刘屹馨)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9月29日,2025中国诗教大会在浙江常山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作家、诗人、专家学者、诗教工作者齐聚一堂,以文学凝聚时代磅礴之力,以诗教接续南孔文化根脉,共同探讨诗教的历史渊源、当代价值与实践路径。
2025年9月29日,首届中国诗教大会在浙江衢州常山举行。受访者供图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邱华栋出席活动并作总结讲话,中国作家协会《诗刊》社主编李少君,中国现代文学馆常务副馆长、全国文学馆联盟秘书长王军,浙江省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叶彤,上海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林在勇,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院长(馆长)程士庆等领导出席活动。
展开剩余79%全国政协常委、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邱华栋讲话。受访者供图
在活动中,全国网络正能量榜样、知名传统文化传播者、浙江文学院(浙江文学馆)诗教形象大使小一姐姐(秦一)被聘为“诗教推广大使”,并作了《让亿万孩子爱上古诗词》主题分享。活动后,小一姐姐接受了中国青年网记者专访,分享了她7年来探索诗教传播之路的体会。
小一姐姐作《让亿万孩子爱上古诗词》主题分享。受访者供图
诗教,这一源远流长的教育传统,在当代青少年成长中发挥着多维度的滋养作用。从《诗经》开始,中华诗教传统已绵延两千多年,孔子曾言“不学诗,无以言”,强调了诗歌对个人修养的重要性。
“从3000多年前先民在田野中唱响的号子到《诗经》,再到唐诗宋词,诗歌承载着先民的情感与智慧,跨越时空与现代人产生共鸣。”作为浙江文学馆诗教形象大使,小一姐姐经常在浙江文学馆带领同学们进行研学活动。这位因给两岁女儿进行国学启蒙而偶然创编古诗手势舞的妈妈,如今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传播的代表人物之一,她创编的国学古诗手势舞在全网掀起跟学跟拍热潮,让亿万孩子通过手势舞这种形式爱上古诗词。
作为国学古诗手势舞的首创者,小一姐姐在实践中感受到手势舞这种形式对诗教传统文化传播的价值。她表示,“手势能与词义对应,锻炼孩子的手眼协调和语言能力,让诗歌更容易学会。同时,手势舞的优势还在于其不受场地限制的特性。无论是在学校的教室、操场,还是在家庭的客厅,都可以轻松开展这种诗教活动。”从《咏鹅》《春晓》到《望庐山瀑布》,一首首耳熟能详的古诗在她手上“动”了起来,随着旋律和舞姿流淌进孩子们的心中。
2025年8月,小一姐姐在新疆乌什县依麻木镇国通语学校开展诗教工作。受访者供图
小一姐姐的诗教实践也是一场跨越地域、融合多元文化的教育之旅,她不仅在课堂和网络上传播诗歌的魅力,更将诗教的种子撒向了祖国的山川大地,让诗歌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她曾7次前往新疆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和“文化润疆”社会实践,通过古诗手势舞的形式,让新疆的青少年感受诗歌的魅力。今年在阿瓦提县鲁迅小学的“开学第一课”上,她从古训经典讲到“在短视频、人工智能的今天,为什么还要读诗”,“通过这些活动,不仅让孩子们学习到了古诗词,还让诗教在多元文化的交融中更加深入人心。我希望通过实践证明,诗教可以跨越地域和文化的限制,成为连接不同民族、不同地域心灵的桥梁。”她说。
小一姐姐受聘“诗教推广大使”。受访者供图
自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高中语文统编教材中,古代诗文占全部课文数的49.3%。作为中华美学精神的一部分,“诗教”与当今时代的价值取向、审美风范息息相关,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作为一名母亲和“新中式育儿”教育倡导者,小一姐姐在全国各地与青少年进行诗教交流时,看到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明亮光芒,也曾多次陷入沉思——在短视频、人工智能充斥孩子日常生活的当下,诗教的意义显得更为突出。“因为有诗教,孩子走的每一步路,必定有先贤典籍、星辰大海相伴,他们会更有勇气面对身边的一切。我相信,透过诗歌看过世界的孩子,内心会更强大。”小一姐姐说。
谈到浙江,小一姐姐坦言,自己的大部分诗教作品都诞生于浙江,在她看来,浙江是一个“四时风物皆成诗”的地方。历史上“浙东唐诗之路”更是吸引了唐代数百位诗人踏歌而行,留下无数传世名篇。小一姐姐认为,这些文化资源为孩子们提供了活态流淌的学习素材,让文明如运河水般滋润心灵。近年来,浙江省注重文旅融合发展,各地市依托独特资源开发了多条亲子研学路线。这些路线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满足了家长对孩子全面发展的需求。
小一姐姐和女儿小团子表演《读唐诗》手势舞。受访者供图
在分享的最后,小一姐姐带着女儿小团子童语兮为大家带来了古诗词手势舞《读唐诗》的精彩表演。她邀请观众们一同寻找手势舞中诗词的名句,现场气氛热烈,观众们沉浸在这场充满诗意的艺术表演中,深刻感受到了诗教的魅力和力量。
“诗教可以通过创新的形式和方法,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让孩子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小一姐姐微笑着展望,在社会各界的努力和推动下,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孩子爱上诗歌,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诗歌的种子在更多孩子的心中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
发布于:北京市实体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